close

        這幾天,關說案一事鬧得沸沸揚揚。總是被大家評為「軟弱」的馬英九,這次很特別的『in』了起來,短短幾天大動作把幾個重要人物給弄得灰頭土臉;結果,媒體沒辦法酸他「bumbler」,就說他軟弱的外表下有著狠毒的心。而各個被點名的部長,也是政治動作頻頻,無不想在這場政治風暴下生存。當然,這些動作後面自然有著許多政治考量,不過我更加關注的,是他們呈現在民眾前的姿態,以及會產生的影響。下面特別提出幾點來討論。

1、前法務部長曾勇夫在第一次受到指控時的發言

        在第一時間被指控有關說行為時,在記者會上他大吐苦水,甚至說出他遭受到司法迫害,有著滿腹的委屈。我可以理解受到不實指控時內心的激動和委屈,但是同樣身為政府官員,自己同仁應職務而對你有所懷疑,不應該是這種態度吧!如果真的沒有關說,大大方方的向民眾說:「我向各位保證我沒有關說,整件事情相信是有些誤會,本人非常樂意配合同仁的調查。」不是更顯得落落大方嗎?結果反而是指控整件事情有陰謀、公報私仇,說出司法迫害?法務部長懷疑、指控台灣的檢察制度,難道不會給人民不信任的感受嗎?這種會讓人們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感的發言,我想是應該多加注意的。

        而且,他在記者會上的演說時,把情況講得太過二元論。這世上沒有絕對二元論的情況,都是在兩種極端的情境之中迴盪。把情況如此簡單的劃分為二,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。如果真如他所說,堂堂一個法務部長,還遭受司法迫害,那小老白姓該如何自處?我認為,就算真的是百般委屈,也不應該以這種方式呈現。心平氣和的向大眾解釋,相信更能取得民眾的青睞。

        最後,他如果真的沒有關說,為什麼還要辭職?難道是不打自招?真的沒有關說,何不在這位置上把事情處理好?急急忙忙辭職,難免給人不好的聯想,有種在事情爆發前趕緊跑掉的味道。如果真的不想離開這位置,誰來逼迫都是沒用的吧!所以我覺得,在處理這件事上不夠全面。當然,有其他不可公開因素的話,自然另當別論,不過我覺得這種會讓民眾失去對政府信心的舉動,還是得斟酌一番。

2、總統馬英九的急迫處理

        這次有別以往的快動作處理,除了政治因素的考量,心理方面承受的壓力也是一個原因。長期民調的持續下滑、各界媒體對他的負面評論、黨內的各種反彈聲浪,以及他對自我的期許,都讓它處於龐大壓力之中。需要做點來改變的想法,一直縈繞在他的腦中。結果在機會來時,這種心情往往會使人「用力過度」,反而產生不好的結果。

        像這次的事件,我相信絕非特例,以往也有許多這種「黑幕」事件。但是,以前的處理方法一定是在檯面下進行的,畢竟這種「把柄」很好用來爭取政治空間,公開之後反而容易不受控制,產生超乎預期之外的結果。但是,這次沒有檯面下的進行,除了急迫性之外,我覺得這次展現出來的「態度」才是他主要向外界傳達的。原因有二:一是要讓外界知道他不是真的軟弱,只有在必要時刻才出手,減少其他;二是藉此展現氣魄,讓手下的人可以繼續追隨他。對外部是自己吐一口氣,,但是對內部就是為了將來做考量。畢竟馬英九團隊招受質疑也很長一段時間,相關幕僚也忍氣吞聲好久,這次對「鄉民」的反撲,就是他們「菁英」派的實力。

        所以說,總統如此急迫的處理,一大原因是來自黨內的壓力。也許有人批評他肚量小,有人說他陰狠,我反而覺得這步替他製造了時間和空間,來應付之後的戰爭,也讓底下的人恢復底氣,持續為他奮鬥。可能流失掉一些中間的資源,但是現今重整旗鼓、確實掌握手中的人才,才是更為重要的。不過就如同我前面所認為,動作還是太大了,缺乏了轉圜的餘地,直接逼到死局的情面,在情感上還是無法讓人接受的。

3、王金平的政治人脈

        長達十年多的時間,即使總統改朝換代,他卻依舊屹立不搖的在院長的位置上持續的工作著。這除了本身工作能力很強以外,重要的是人際關係的完善處理,畢竟要從如此「對立」的兩派人馬取得賞識,不是這麼簡單的。一方面要能提供足夠的政治利益給雙方,一方面自己的人格特質也要受人敬重。要做到這樣,我想除了處事方式在「道理」上要合乎邏輯和大義外,「情感」上的顧慮我想是更重要的。

        所謂情感的方式,並不單純是「你有困難,我幫助你」這麼單純,要能夠不損及對方面子的提供幫助,並且不會因為欠你人情而有所尷尬,這都是滿滿的學問。更重要的,在幫助他人時會把許多人都連結起來,形成穩固的人脈網絡,彼此多少會有種共犯心理,使得單一的協助事件有更大的效益。這種連帶的方式,才能夠使他在不同派系之中,依然有龐大的生存空間。

        在事件發生之後,有許多的慰問禮品送到院長的手上,不論藍綠皆有重量級人物表達心意。不過,我這個「小人」度一下「君子」之腹,感覺並不是這麼單純。除了有「選邊」、「嗆聲」的意涵外,「看好戲」的氛圍也相當濃厚。這些舉動,也會讓馬總統感到更加憤怒、更加失去對情勢的判斷。這種種操弄,也是很有趣的現象。

        以上三點,是我在這串事件中,特別有感觸的部分。另外,對於「關說」、「監聽」的正當與否,我覺得目前的討論都有種模糊焦點的意味,也沒有真正談論到背後隱藏的道德及政治考量,感覺有點可惜。之後等我把這部分的思緒做點功課和整理後,在和大家討論討論。

        而上面提到的一些情緒壓力的事情,其實大多真的是「旁觀者清,當局者迷」的情況;要完全脫離情緒以邏輯利益來下判斷,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,這也是我們身為人的根本。只期望自己也能從中學習到,努力放下情緒的處事方式。不過真得是很不容易阿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政治 關說
    全站熱搜

    xz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